陪都旧事
比成都好,重庆的那个夜景啊,成都根本比不了。”遗憾的是,到现在我都没有去过重庆,这很让人气馁。但这并不表明我对重庆一无所知,事实上我对重庆有很多了解。小时候在姨父家玩,我翻开姨父的照片集,看见了一张姨父穿件精神白衬衫在解放碑的单人留影。我问姨父:“这是哪里?”姨父说:“这是重庆,你还没有去过重庆吧?等你长大了,一定要去看看,那里的气势不是成都可以比的。”小小年纪的我于是对重庆很向往,想重庆到底有什么气势是成都比不上的呢? 明说:“我们学校隔壁就是西南政法大学,重庆人说川外的婊子,西政的汉子,就是这么来的。”我听了很吃惊,重庆就这么评价自己的两所着名大学吗?要在成都,不得说“川师的仙女,西财的帅哥”了!重庆人啦,骨子里有一种反叛精神,这种反叛精神使得他们往往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弊病。而弊病一旦指出,被指的那个人或者单位就不得不做出整改,重庆的气势就是这么来的。 我成了精神病人之后,开始在家赋闲。那个时候,每天打开电脑全是重庆的新闻。那个时候重庆热闹着呢,薄熙来唱红打黑,王立军铁血治警,黄奇帆长袖善舞,文强背时倒灶。重庆的新闻好看,好玩,精彩无比。对比重庆,成都就是一潭死水,难怪成都作家李劼人要写一本书《死水微澜》。可笑的是《死水微澜》实在算不上是一本红色的书。这本书对封建制度下的成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,但要说有多红实在也没看出来。事实上《死水微澜》是连红色革命一并进行了讽刺的。解放后,李劼人当上成都市的副市长,算是文人从政的典型。就是不知道共产党看上了李劼人哪一点,要知道李